界面新闻记者 | 陈杨
界面新闻编辑 | 谢欣
近两年,国内越来越多创新药公司依靠产品销售收入 ,而非一次性BD(商务拓展)交易实现盈利或经调整利润为正 。其中,一类公司通过新药出海,在商业回报效率更高的欧美市场获利 ,如百济神州 、和黄医药。另一类则靠大单品新药率先在国内上市,占据国内市场,如艾力斯。
当下 ,“宣布实现盈利”的创新药公司再添一员 。
3月26日晚间,信达生物公布2024年年报。当期,公司营收94.22亿元,同比增长51.8%;年内亏损由上一年的10.28亿元降至9463.1万元 ,同比缩窄90.8%。
同期,公司年内Non-IFRS(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)利润、Non-IFRS EBITDA(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)分别为3.32亿元、4.12亿元,双双首次转正 。
3月27日的业绩沟通会上 ,信达生物董事长兼CEO俞德超称,公司提前一年完成EBITDA转正的目标。此外,公司再次重申2027年达到200亿元产品收入的目标 ,并首次提出,到2030年实现5条管线进入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。
同日开盘 ,信达生物股价一路高冲。收盘价报45.850港元/股,大涨17.41%,当下市值751.1亿港元 。
与百济神州 、和黄医药不同 ,信达生物尚未有产品进入海外市场。据公司财报,其业绩大涨的原因包括产品收入增长和授权费收入增加,以及持续改善运营效率。
当期,公司产品收入82.28亿元 ,同比增长43.6%;授权费收入则由4.47亿元翻倍增加至11亿元 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以近两年的财务数据来看,2024年 ,信达生物仅凭销售收入依旧无法覆盖经营环节的成本和各项费用,而且其中的缺口相较2023年没有明显收窄。
换而言之 ,尽管公司产品收入在高速增长,但2024年大幅减亏、经调整利润转正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产品放量、商业化效率提高,而是剩下的授权费收入增加。
不过 ,这一情况或在2025年改善 。2024年8月至今,信达生物的肺癌药物氟泽雷赛(KRAS G12C抑制剂) 、他雷替尼(ROS1抑制剂)、利厄替尼(EGFR TKI),血液瘤药物匹妥布替尼(BTK抑制剂) ,眼科用药替妥尤单抗(IGF-1R)先后获批上市。
且在后续管线上,降糖减重药物玛仕度肽(GLP-1/GCG)、银屑病药物匹康奇拜单抗(IL-23p19)、肿瘤药物伊匹木单抗生物类似药(CTLA-4)也已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,前两者预计在2025年内获批。
这意味着,一方面 ,随着更多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,信达生物在肺癌 、血液瘤、心血管代谢等治疗领域可以形成产品组合,从而提升商业效率 。另一方面 ,除肿瘤外,信达生物也将开始心血管代谢(CVM)等慢病治疗领域的商业化。
在CVM领域中,除备受市场关注、作为基石性药物的玛仕度肽外 ,信达生物早前也已获批降脂药PCSK9抑制剂。在前述业绩沟通会上,俞德超表示,目前CVM事业部重要部门的功能和团队都已经搭建完成 ,包括市场 、渠道、医学和销售 。
另外,俞德超提到,CVM商业化与肿瘤有很大区别 ,前者的成功要素不同于传统的肿瘤院内销售方式,而需要更多样化的营销策略、覆盖不同渠道,并建立良好的To C(面向消费者)品牌形象。
3月18日,信达生物还与国内体检行业龙头美年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,聚焦超重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精准干预。
不过,基于国内较低的支付天花板,出海还是创新药公司的大趋势。而此前 ,作为头部公司的信达生物在这方面并不突出,并在2022年调整管线,如砍掉双抗 ,转而加码ADC(抗体偶联药),推进“IO(肿瘤免疫疗法)+ADC ”的策略 。
2024年末,俞德超等管理层还计划认购信达生物出海平台公司股权。但该交易被市场认为“贱卖”了有价值的子公司 ,即侵害了其他投资者利益,最终被终止。
直到2025年1月,信达生物与跨国药企罗氏制药达成一笔BD交易 ,前者授予后者IBI3009在全球的开发 、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 。该交易首付款8000万美元,最高里程碑付款10亿美元。IBI3009是一款靶向DLL3的ADC,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,目前在中美澳进行国际多中心1期临床研究。
此外 ,信达生物进度靠前且受到市场关注的管线还有IBI-343和IBI-363 。前者是一款靶向CLDN18.2的ADC,用于治疗胃癌、胰腺癌,首个三线胃癌的国际多中心临床3期研究正在中国和日本进行。
后者则是全球首创的PD-1/IL-2α-bias双抗。信达生物对其的定位是下一代IO疗法 。该药已启动首个关键临床研究 ,头对头挑战帕博利珠单抗(俗称“K药”)用于IO初治黑色素瘤治疗,另在肺癌、肠癌适应证上也处于PoC(概念验证)阶段。
信达生物称,2025年会将更多临床研究从中国拓展到美国等核心市场 ,推进PoC阶段管线数据读出。2024年期末,公司在手现金及金融资产为102.2亿元 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若地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edac-nomade.com/mjfx/202503-2588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出海不顺的信达生物利润转正,单靠国内市场能维持吗?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若地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 界面新闻记者 |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| 谢欣 近两年,国内越来越多创新药公司依靠产品销售收入,而非一次性BD(商务拓展)交易实现盈利或经调整利润为正。其中,一类公...